管理北华大学孔子学堂,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我高中时曾将论语倒背如流。同学笑我迂腐,不懂潮流,儒学已是几千年前的老古董,何故念念不忘?我只道儒学和国学的乐趣难懂,但纵观华夏历史数千年,自儒家出现那日起,天下何人不通儒呢?
孔子学堂纳新的时候,我这样对新学员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时候,强烈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为什么需要学习孔子的智慧呢?
因为孔子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更是影响了两千多年的文明,究其核心思想就是:修己安人,以达到以德治人。如何让人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除了从小受到这种教育外,就是让他从这种正确理念中真正受益,从而给予更多智慧思想,坚持弘扬国学智慧,让更多人受益于国学智慧,从而修己安人,让社会充满更多的正能量。
曾有幸去本地的孔庙参观过,也听了王本兴先生的国学讲座,这一天对于只熟悉儒家理论知识的我感触很大。吉林市的孔庙位于市内的山上,颇有些闹中取静的意味,步履闻声,因此步入这里的步子宜松不宜紧,宜疏不宜密,仿佛可以将尘世的烦恼褪去,乘风而来,拂袖而去,看的是眼中的景,只心无杂念的品味中华千年文化。我爱儒家的这种风格,黄殿红漆、绿树柳依。古代石碑上的文字斑驳,驼碑的石龟躲在亭子里。孔庙的石碑都有纹,外边的绿树超过了屋脊,这景色不由得让人微笑。
当然,提起孔子学堂,首要谈的仍是孔子。如果不是写这篇文章,我甚至都不知道我有这么认同和敬仰离我近三千年距离的这个老人。我喜欢孔子,这个人有勇气,有责任,有理想,有抱负,勇于进取,甘于寂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在一个属于他又不属于他的年代里做出了当世可见的成就,还将思想传下来而影响百代。这个人贵真,贵正,贵安,贵谦,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不想评介这个人的功过,我只是单纯的喜欢他,就像喜欢邻家那位慈祥的老爷爷。
孔子的一生,一直在以保守的形态进取,以圆润的方式变通,以小心翼翼达成他的野心勃勃。他自命不凡,却脚步缓慢,他坚定有力,永远向前。他接受命运,却不甘于屈服;他理解世俗,却不同流合污,他就这样坦然的把当下做到最好,一层层攀爬他面前的阶梯,每一次进步,他都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新人。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虽旧教,其命维新;孔虽旧人,其命维新。有的国学大师说得好 常变常新才是孔子的内核。
如果问我孔子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只要拿来一面镜子,那里就是孔子应有的样子。我们早已从他身上学会了,温文尔雅的挥剑,内敛低调的放肆,悄无声息的争胜。
孔子学堂,传颂国学。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