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际,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孔子学堂成员踏上了“重走抗大路”的征程,追根溯源,寻访抗大足迹,继承和发扬抗大的优良传统,把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7月26日,理论宣讲团历经5个省21个城市来到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
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简称。1938年12月,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深入敌后办学,将抗大校旗插入敌人“心脏”,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员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挺进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在屯留开创了敌后办学的先河。
孔子学堂国季老师带队和孔子学堂成员们,追寻抗大足迹、探访抗大旧址、开展现场教学,教育引导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感悟老一辈抗大人胸怀祖国、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精神。
孔子学堂成员参观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展览馆、抗大一分校女生队旧址,使实践队员们对抗大办学历史及抗大精神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会。听当地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与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座谈交流,收集整理了有关抗大一分校的文献资料和口述史资料,在追寻先辈足迹、重温抗大历史的过程中,深刻感悟抗大敌后办学的大无畏精神和责任担当。
大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开展重温入团誓词、共唱抗大校歌、进行现场教学,体验“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徒步行军,体验抗大学员边行军边学习的艰苦;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体验军民鱼水情深。同学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团队观念,更对抗大精神、抗大红色基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孔子学堂成员刘杨说,以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份,重温抗大那段血与热泪的历史,既找寻来处,更坚定去处,脚踏雄关漫道,追问正道沧桑。传承抗大基因、弘扬抗大精神是建科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自觉“站在新时代最前线”,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真学真信中砥砺报国之志,在奋斗中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华章,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孔子学堂带队老师国季表示,今天重走抗大路,回顾光辉革命历程,目的在于不忘初心,传承抗大基因,特别是传承抗大学员们坚定不移的精神信仰。任凭条件多么艰苦、战争多么残酷,他们还是凭借自己坚强的斗志及崇高的信仰继续坚持下去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重走抗大路,走的是一条追寻初心之路、追寻真知之路、坚定信念之路。本次学习活动是理论宣讲团“践学”环节的一部分,有助于抗大精神真正“走入”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涵养家国情怀,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有助于激励学生走出象牙塔、贴近大社会,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有助于培养学生注重实践、知行合一的良好作风,增强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抗大路”。
通过本次参观,建科学子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就必须要传承抗大基因,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练真本领,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孔子学堂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