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长春市实验中学孔子学堂举办空中诗词笔会

  孔子学堂    |      2020-04-13    |     人气:902     |    标签:


      为了认真贯彻中国关工委及省、市关工委、中国孔子基金会等相关部门的号召。长春市实验中学孔子学堂积极参与文广旅关工委举办的“我为中国加油,同舟共济,战胜疫情,我们在行动”系列活动,通过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牵手高中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共同为武汉加油!以下是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中学生参与《空中诗词笔会》活动的作品。

保安亭

2018级3班张帅

  入春的早上,何志愿者到了每天都要检查的防疫点。

  “哎,小何同志,这么早就来了。”说话的是防疫点的负责人,一个退休了职工,是个党员,小区里的人都叫他张叔。退休后的他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却因为闲不住,当了保安,这次在小区门外的防疫点做了负责人,又让他忙了起来。

  “是啊,反正在家也没有事情干,倒不如出来看看,反正也是工作嘛。”何志愿者网格员,最近几天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几个他负责的防疫点勘察情况,还要上报到各个小区的负责人。

  “也是,像你这样年轻上进的不多了,你再看我儿子,自打春节回来就没出过门。这次再加上疫情,他可算逮到了机会。每天捧着个电脑,说什么开电话会议,是工作,我看啊,他就是懒,还贪玩。”张叔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哎呀。张叔,不能这么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好多能网上办公的公司尽量都不上班了,也是控制人员流动的一种手段嘛,对不对?”

  “这么一说也是,这次疫情这么严重弄得小区里的人都不安分,商店什么的都关了门。广场也没遛弯的了,这么一看这小区里,头一次这么冷清。”张叔看着小区里说道。

  “是啊”何志愿者顺着张叔的眼光看向小区里。“不过冷清点也好,医护人员正在一线忙的不可开交的,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咱们这些人能做的,就是少给他们添麻烦了。”

  “哎,张叔,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你家楼上李婶家的孩子是不是医生啊?”

  “是。”张叔在小区里呆了这么多年,不能说都认识,但是楼上楼下的,互相还都是知道对方家的情况。“这次疫情,人家小李去了抗疫一线一直没回来。你李婶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的孩子出了事。这不,咱们这前阶段就牺牲了一个防疫一线的同志,原本呀都快退休了,还是去了一线,结果突心肌梗塞,死在了抗疫前线上。”

  两人似乎都想到了些什么,低下头都沉默了一会。何志愿者每天在手机上看着不断弹出的疫情信息,心总是静不下来,就想着疫情早点过去,能够快点复工,能够和朋友在周末一起去看电影,逛街。张叔每天回到家里,听着新闻里播报的不断增长的数字,总想着能够让他停下来,让他清零。这样他就还能像以前一样,每天走在小区里,看着人们为了生活忙碌着,看着和自己同龄的人在小区的公园里遛弯。看着夕阳与朝晖,挺快乐的,像以前那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退休生活。

  “哎,小何,前阶段大家募捐的医疗物资处理的怎么样了?”“已经清点完了,昨天上午发了物流,估计过段时间就能到武汉了。”小何看着手机里的备忘录说道。“那太好了,总算有件喜事。你可不知道,这几天待在这防疫点,看着过往的车辆,有时候碰到不配合工作的,还要吵上几句,也挺不舒心的”张叔想着这几天碰到的几个没有素质的人,心里顿时感觉不舒服了。

  “没办法,咱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您说是不是。”

  “是啊,咱们也只能做这些了,我在这工作了两年,看着你们这帮年轻人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想到了我的那个时候,为了生活所奋斗。军人,搞技术的,还有现在的医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就拿现在来说,抗疫,咱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张叔说的太棒了,好了,我也要去下一个防疫点看看了。张叔明天见。”何志愿者摆摆手走了。

  “诶,好,明天见。”张叔看着小何的背影说道。不远处来了一辆要进小区的车。“你好,防疫例行检查,请出示一下证件......”

  以上这些,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张叔所提到的那位病倒在前线的同志叫李谦,是长春市南关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作为防疫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今年11月份就要光荣退休。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未曾有过片刻犹豫,挺身而出参加了南关区疾控中心应急机动队,全身心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承担起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采样送样工作。连续二十多个昼夜他以单位为家,只要接到命令,马上穿起防护服、戴起护目镜赶往一线。在连续的紧张高压工作中,他的身体始终处于满负荷状态。2月13日晚,李谦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新闻里每天跳动的数字,不只是冰冷的数据,还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疫情这段期间,网上的消息不断,批判社会的,关心医护人员的.....议论的声音从未停止过。我想说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定要在心中有一个天平,能够保持独立,冷静地思考。

  如张叔所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抗战解放时期,军人就是时代的英雄。建国之后的发展时期,工人就是时代的英雄。03年的非典,14年的埃博拉,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此时此刻,时代的英雄就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为了保护14亿人生命的防疫工作人员。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全力配合他们。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抗击疫情,我们永远在一起。

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

2019级4班 敖高月

  “你在哪?我在医院。”一段元宵晚会的朗诵,把我的思绪拉到了这个“病毒战疫”。

  虽然在离武汉很远的长春,但是一颗炙热的赤子心早已飞往武汉,每天都准时关切着最新的情况,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让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决战的信心,无论是捐款捐物,还是出人出力,全国人民共同对抗着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疫。从每日的新闻上,我看到的是一身白衣的一线英雄和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前锋。”这铁骨铮铮的誓言是一位奔赴武汉的医生写下的。是啊,他们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奔向着最危险的战场。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不仅印刻着是医护人员的决心,也是亿万中国人民面对疫情的态度,他们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天下太平,为了这么多的生命,为了医者仁心,为了我中华大地,与家人暂别,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武汉只是生病了,全国各国人民都在等待着我们敬爱的医护人员出征能凯旋归来,用无数双手撑起黄鹤楼。

  至令我印象深刻的仍是那张一位女护士因为长期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导致脸上久久不能消失的勒痕。前方防护用品紧缺,医院每天都在为多一套防护服而烦恼。而医生们为了减少防护用品的使用,尽量做到不吃饭不喝水,即使到了深夜,也只是在疫区的凳子上睡一晚。感谢这些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让病患们感到希望,也让我们感到希望。

  对于这次疫情,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强大,人民的万众一心,也许在这么大的战役前,中国能如此大力度抗击疫情,让中国奇迹的出现,都彰显着中国的大国实力,中国的日益进步和我们00后一起成长。而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也凸显了这个国家人情深厚。平时的邻里街坊,在战役前陌生人之间的温情,华夏人民的相亲相爱,让我感受到冰冷冬天里的火热。

  在这场战“疫”中,我看到的各行各业做出的努力,让我感动不已。十日建成的火神山,以及马上竣工的雷神山,不止是中国奇迹,也是世界奇迹。24小时便拿出的设计方案,60个小时敲定的施工图纸,十天时间一座医院平地而起,这就是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在疫情高发的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都是救人的医院,各界力量都向武汉汇聚,强大的物资为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后来我查过为什么要叫火神山和雷神山,原来在太极中火与雷相辅相成,寓意着存在,就是希望。

  春节后的武汉,没有了拥挤的人潮,没有了喧闹的车流,整个城市都像被按了暂停键,暂停在了2020年的春节,那些在一线工作的战士也许口罩遮住了笑容,但是眼神中那份爱与责任让我们温暖。也许不会让我们等太久,就在不远的明天。消杀病毒,我们会看到口罩下的笑容,城市的喧哗,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世事无常 你们是暗夜里的光

2018级17班 褚胜楠

  在大家都期待超级英雄的降临时,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把自己的所能拼凑起来,然后才有了划破黑夜的光亮。

  2020年的新春人人都在盼望迎来小时未来里的世界,毕竟,2020是一个让人一听就感觉美好的年份。然而,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万家灯火齐团圆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全国。

  起初,只是武汉这座城,渐渐上涨的数据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在千里之外,时刻关注着眼前的方寸屏幕,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同胞加油。然而,随着新春的张灯结彩,疫情统计图把一个个曾经鞭炮声鸣,车水马龙的城市纷纷标记,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身在其中。

  在面对生死的面前,我们都如同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一样,浑身赤裸而且脆弱易碎,但在这时代需要的时候,总有一些人披着另一个身份站出来,即使现在的时代可能被黑夜笼罩,但他们坚信,有他们在就可以燃起激烈的火焰,种下金色的花。那一刻,他们就是划破黑夜的光亮,是值得我们共同去守护的光亮。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武汉95后医生甘如意从老家荆州出发时留下的誓言,春节期间,她本来休假返家,但当听到疫情爆发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决定返回援鄂。当时已然开始正式隔离,道路封锁。一人奔赴300公里,骑自行车,搭车,步行,四天三夜风雨兼程赶回自己的岗位。当疫情肆虐时,仍有无数医护工作者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愿书,主动奔赴前线,继续在武汉这座城市发光发热。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因多重防护磨出水泡,他们却笑着说,那是胜利的勋章。治病救人是他们的信仰,而医生只是一个职业,但在这危急时刻,他们放下小我,百战不挠,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疫情抗争,他们在黑夜守护着我们。

  人们总说,真正的勇士,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热爱它。可我想说,在武汉疫情中,我看到真正的英雄主义,是中国医生。我想我们之所以赞颂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尽自己所能做他们该做的事。在大家疯狂转发文章,抢购口罩的时候,他们默不作声地签下请愿书,等待着召唤。鲁迅先生曾说过: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当医者们怀抱着救济天下的志愿步入医学殿堂,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而感到振奋的时候;当更多医护工作者像消防员一样,勇敢做逆行者的时候;当他们心系患者安危,抗击病魔,守护我们在前线的时候,他们,这群白衣天使,已然为中国燃起一簇火焰,点亮了我们的2020。

  八方援兵齐抵鄂,四海致电齐捐物。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武汉的动态,疫情的发展,无不牵动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爱心从全国各地汇集武汉,生产医护用具的工厂车间灯火通明,24小时满负荷工作;各个高速路口,交警和医护人员全程值班,严格细致的排查过往的车辆,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情况;山村里的贫困村民,几天几夜全村劳作,为武汉捐赠一车大葱;疫情的前线有我们的白衣天使奋力拼搏,战场的后方,仍有无数的关切与爱支撑后备。“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日本捐赠给湖北的应急物资上的文字,1300多年前,由此开启鉴真东渡,如今疫情肆虐的时刻,收到这样的援助令我们心头一暖,地域有界,而爱却无疆。

  谢谢你们,这些平凡又普通的人,即使疫情如黑夜般试图笼罩中华,但因为有你们,让我们感觉到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春日已至,我们比以往每一年更加期待草长莺飞,在疫情的暗夜里,我们同在,我们也坚信,花开之时,没有一块土地会被遗落,阳光,定会如旧普照华夏大地。

孤城不孤

高二四班 房楠楠

  庚子鼠年如期而至,正是半举屠苏,醉写桃符之时,而中华大地一片寂静。病毒肆虐,疫情蔓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危险的最前线。

  起初只是一座城,几个数字,一条条不可捉摸的信息。然后我们困守一隅,焦急地关注着方寸屏幕那端的城市,眼看着病例数字爆发式攀升……而如今我们已经摆脱了最初的手足无措,反击的战役早已打响。医疗人员纷纷驰援前线,一个个身影汇成这个暗淡时期中难得的温暖与力量,触动着所有人。

  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期,人们在疫情最强力的一记定心丸,便是那“三山镇疫”,一曰火神山,二曰雷神山,三曰钟南山。帕斯卡曾说“沉默是最大的迫害,圣者是从不缄默的。”在众说纷纭中,为了正视现实,为了生的希望,钟南山院士仗义执言,毅然发声,他的敢医敢言成为了真话和良心的代名词。耄耋之年的他口口声声告诫国人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连夜坐上了赶往武汉的列车。十七年前,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用血肉之躯撑起一道生命屏障!十七年后的今天,八十四岁的他再赴一线,坚守前方。

  然而不仅仅是钟南山、张振宇、李兰娟这样的伟大英雄,平凡的医务工作者们也坚守在不同的岗位,奔赴在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为打胜战疫拼搏着。“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请愿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不计生死,逆着人流,驰援武汉。他们是父母,是夫妻,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战士。

  环球网曾在微博发布话题“我把家里的英雄借给你了,你要快点好起来。”它收录了许多令人心酸的温情。有进入一线战场十一天的医生,与男友第一次见面隔着玻璃的吻;有身为民警和护士的一对夫妻,清晨隔着窗户匆匆的一面;有随医疗队驰援武汉,志愿者与家人含泪告别。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未知与无奈,他们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国家驱散阴霾。

  除了在医务前线的创举之外,更有无数的人为了抗击疫情,守护国家的安稳,选择默默坚守。二月二日,历经了十个日夜,在七千多名建设者的坚持下,火神山医院建成,“基建狂魔”这个称号的背后,是多少人争分夺秒地绘图建设,不分日夜与疫情赛跑,创造出了一个“中国奇迹”。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说着不同的乡音,却同有一颗守护国家的心。

  还有那些平凡的社会基层工作者们,在暂缓复工开学的情况下,是医疗用品制造工人们,快递配送员们复工的消息。因为责任与担当,他们投身于少有人关注的,没有鲜花与掌声的基层工作中去,维持城市脉动的卫士,他们当之无愧。

  同胞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对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海相隔的日本也将百万口罩送至我国并留书鼓励。巴基斯坦从全国各地征集救援物资,为中国抗击疫情加油鼓劲。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帮助,也为中国抗击疫情带来了温暖。

  武汉的最新城市宣传片中有言:“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二零二零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纵使山河有恙,也不敌这世间的盛情。

  这座封闭的孤城,也许并不孤独。

战“疫”天使

韩羽良

  告别家中父母,不舍儿女,在亲人们不舍的泪光里。当你离家的时候,新年的钟声演奏着万家团聚的欢歌。当你踏上“逆行”的火车时,你早已为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付出一切,逆流而上,背后留下割舍不断的亲情。

  自那一天开始,恶魔无情的挥动着手里偌大的镰刀,收割着无辜的生命。无数的白衣天使化身为真正的战士,用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撑起了防疫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新冠肺炎疫情降临,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军号催促,每个“战士”都在争分夺秒。年轻护士与男友分别十多天后终于相见,那隔着玻璃的吻一度看哭了无数人。他们以护佑生命的大爱、舍己为人的奉献,与病毒进行殊死搏斗,为患者以及更多人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向着疫情前行,再苦再累也要硬扛下去,他们是人们最安全的依靠。很多的医护人员已经几天几夜没合过眼,有的穿着几十斤的铅服,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汗水浸透了衣衫,饭也来不及吃,因为生病的患者还在等着他。有的二十四小时防护服不离身,脸上被口罩勒出了痕迹,护目镜也起了雾,但他们的面容依然坚毅,勇敢逆行,无私奉献。

  疫情是无情的,甚至不放过白衣天使,在防疫的战场上不幸牺牲。他们在战场上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要做到“万无一失”不然便是“一失万无”,也顾不上自己积劳成疾……这,便是成千上万医护人员的缩影。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便是如此,她在这些天常说:“这就是打仗,和病毒战斗、和时间赛跑,跑赢了,我们就能挽救更多生命、获得更多安全” 直到2月6日晚上,徐辉在参加完一个会议后,拖着疲惫身体回家,倒下就再没醒来。

  与此同时,不止医院里的医生们正拼命挽救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建筑工人们,仅仅在十几天内便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不顾自身被感染的危险,在疫区的清洁工人。加急生产成千上万口罩的工人。他们虽然未着白衣,但他们为疫情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如一滴水,聚以成亿,变为汪洋。一粒浮尘,聚以成亿,方为屏障。

  因为有你,我离健康更近了;因为有你,我离家人更近了;因为有你,我离春天更近了、致敬我们可爱敬爱的白衣天使,正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对病魔更加有坚定的信心和态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你们身体健康,祝我们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