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思想,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孔子学堂分别于2018、2019、2020三年,连续开展了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即“知行合一”实践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我国新课程体系改革中提出的“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基本要求。
根据本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结合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孔子学堂适应、适合、适切的基本教育理念,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孔子学堂连续开展了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和重阳节两次主题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融合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中秋节实践课程《校园秋韵》,以中秋节为主题,结合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道法课程特点,深挖中秋节文化内涵,将节日与课程相结合,将知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美丽的校园感受秋的魅力,同时了解中秋节渊远的文化。
重阳节实践课程《九九芳辰润幼苗》,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以重阳节为契机渗透尊老敬老、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一、二年级是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故以“尊老敬老”为切入点,将语、数、外、体、音、美、道法、科学、体育、家乡等学科课程围绕“重阳节”这一主题进行知识的融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年级以“重阳文化内涵”为切入点,了解中国历史,在此基础上将语、数、外、体、音、美、道法、科学、体育、家乡等学科课程围绕“重阳节”这一主题进行知识的融合。
学生通过各学科关于同一主题的融合式实践学习,形成关于传统节日的系统知识框架,在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搭建桥梁,尝试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深植学生内心,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的参与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融合学习的能力。
顺应新时代教育思想,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是需要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思想认识。开展讲座,引导教师探究新的课程模式以更好的传播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形式,吸纳先进教学方法,教师协作融合课程进行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孔子学堂的知行合一传统文化实践课程吸纳芬兰“现象教学”理念,发展成为适合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孔子学堂学情的实践课程方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并通过对文化内容的丰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成主动学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作为教育人,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传统文化,长春新区北湖明达学校孔子学堂教师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持续开展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为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