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总820期): 《论语》与人生态度(三)

  国学大讲堂    |      2021-01-22    |     人气:1480     |    标签:

0- 国学大讲堂 (1).jpg

为满足国学大讲堂听众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听课需求,方便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收听讲座,由省社科联、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广旅局、市孔子研究会、市文明办、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栏目、市文广旅局关工委、市文庙博物馆、市文庙博物馆孔子学堂、市文庙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市文庙博物馆关工委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于123日(星期六)上午9:30,采取线上方式继续开讲。本期讲座,由吉林省教育学院姚雪红教授讲授:《论语》与人生态度(三)。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几乎篇篇都有,可见“君子”在儒家文化的地位之重,同时也说明君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孔子的“君子”观以及后人几千年来继承并发展形成的君子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了解君子的来源、内涵、评价标准和现代价值,对于我们提高个人修养,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期讲座,姚雪红教授从“君子要有大格局”和“君子所求,青史留名”两个方面,带大家继续深入剖析《论语》中蕴含的人生态度。

主讲嘉宾介绍:姚雪红,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主编成人教育文化教材一部。

国学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自2005年创办以来,将经典里的知识与人们

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贴近人心,本于人性,用平和的语言传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生道理,搭建了专家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平台,成为不设门槛、公益开放,“传承人文精神  展现时代风采”的“市民大课堂”,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提高市民阅读热情和综合素养,推进长春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市民的欢迎,先后获得了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春市文庙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我馆精心打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通过每周一期的公益文化讲座,举办“德化天下——中华德文化专题展”等活动,有力地传播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持续夯实基层工作的群众基础,让理论知识接地气、入人心,为党的十九大在基层有效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孔子学堂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而创办的大型公益文化品牌。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让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学校教育、社区建设、企业发展相结合,引领人们回归读书,爱好写字,注重家风家教。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民族文化的精神命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长春文庙孔子学堂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文化活动,努力为市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高地和精神空间,同时,中国孔子基金会将吉林省推广指导委员会设在了长春文庙。通过积极努力,我省许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乡村、校园、社区建立了孔子学堂。通过孔子学堂的建设,引领风尚,成风化人,接续传统,服务百姓,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一起谱写更加美好的时代华章!